查看原文
其他

【人物与科研】香港科技大学童荣标课题组:海洋天然产物Penostatins A和C的首次不对称全合成

CBG资讯 CBG资讯 2022-06-22

BeanMaskTM口罩现货发售,点击文章底部“阅读原文”购买



导语


海洋天然产物Penostatins A和C 在1990年被Numata从海洋绿藻Enteromorpha intestinalis中分离得到,他们对小鼠白血病细胞P388具有较好的细胞毒性并且显示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(PTP1B)的抑制作用,是一种潜在的PTP1B抑制剂。香港科技大学童荣标课题组利用Achmatowicz重排开发了一种新颖的3-羟基-2-吡喃酮的合成法,建立了吡喃酮分子内Diels−Alder反应/脱二氧化碳的串联反应构建了Penostatin的A和B环,在此策略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Penostatins A和C的首次全合成Org. Lett. 2020, DOI: 10.1021/acs.orglett.0c01649)。



(来源:Org. Lett.



童荣标教授课题组简介


童荣标教授课题组研究兴趣包括1)复杂天然产物全合成,2)绿色化学(绿色卤化/氧化),3)药物化学(抗生素等)。目前已经应用Achmatowicz重排,苯酚去芳香环化,Redox-A3反应,串联反应等完成Uprolides,Alotaketals, Ansellones, Tenuipyrone, Ascospiroketals, Attenols, Spirooliganones,生物碱等天然产物的全合成。课题组已经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,包括Nat. Commun., Angew. Chem. Int. Ed., Green Chem.Environ. Sci. Tech.,Org. Lett.等国际知名期刊。现在课题组有8个博士和2个博士后致力于有机合成及药物化学的探索性研究。



童荣标教授简介



童荣标,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副教授,课题组长。1996-2003年于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习并获得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(导师郭灿城教授)。2003-2008年在美国艾莫莉大学(Emory University)攻读博士学位,师从Frank E. McDonald教授研究聚环氧化合物的仿生环化反应并应用于天然产物的全合成,于2008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(化学)并获得杰出成果奖(Charles Lester Award)。2008-2011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(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)Amos B. Smith, III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,发展了一系列的适用于三组分负离子接力化学(Anion Relay Chemistry)的关键连接子。2011年被香港科技大学聘为助理教授(tenure-track),并于2017年晋升长聘副教授。童荣标老师获得Thieme Chemistry Journal Award,并多次获得Asian Core Program Lectureship Award奖项。




前沿科研成果


Penostatins A和C的不对称全合成


海洋天然产物Penostatins于1990年被Numata从来源于海洋绿藻Enteromorpha intestinalis的Penicillium sp.中分离得到。该家族天然产物对小鼠白血病细胞P388具有较好的细胞毒性,另外,Penostatin C显示出优异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(PTP1B)抑制作用,是一种潜在的PTP1B抑制剂。关于Penostatin家族的合成研究有Snider, Shishido, Barriault, Hoye, 以及Mohapatra等人报道,但是只有Shishido通过Pauson−Khand构筑AB环并完成了Penostatins B/E的全合成。然而,活性较好的penostatin A 以及具有应用前景的penostatin C并没全合成报道。在此背景下,童荣标老师课题组巧妙地设计3-羟基-2-吡喃酮分子内Diels−Alder 反应/脱二氧化碳的串联反应构建了关键的penostatin的A和B环,随后经过一些经典的转化反应以期望实现Penostatins A/C的全合成。

 


图1. Penostatin家族天然产物及相应的合成策略

(来源:Org. Lett.

 

通过文献调研发现,3-羟基-2-吡喃酮片段的合成方法非常少,而文献的两种方法不能有效地合成所需的3-羟基-2-吡喃酮片段。因此,童荣标老师课题组受实验室长期研究Achmatowicz重排反应的启发,设计了从糠醇衍生物出发,通过Achmatowicz重排,环氧化,Wharton重排,以及最终的氧化成功得到3-羟基-2-吡喃酮。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底物容忍性,无需苛刻的实验条件,试剂廉价易得,只需要一次柱层析分离。

 


图2. 3-羟基-2-吡喃酮的新合成方法

(来源:Org. Lett.

 

在得到克级的3-羟基-2-吡喃酮衍生物后,课题组展开对Penostatins A/C的全合成研究。通过烯烃交叉偶联的方法引入分子内Diels−Alder反应的亲双烯体。随后在加热条件下,分子内Diels−Alder反应以及脱二氧化碳(-CO2)顺利的发生得到双烯5a5b。核磁数据以及关键中间体的单晶衍生证实分子内Diels−Alder反应具有优异的差向异构选择性(diastereoselectivity)和中等的endo/exo选择性。出乎意料的是,后续5a5b中烯醇硅醚的α-氧化由于位阻以及电子效应的因素在尝试一系列条件后并没有发生。作者只能退而求其次,通过Sharpless双羟化预留官能团,并在一系列保护、脱保护以及还原等条件后得到构筑C环的前体14。随后的Ando-HWE反应以及路易斯酸介导下的Ferrier反应成功以较好的选择性构建C环。最终为了通过PCC氧化重排的办法生成最终产物中的烯酮,作者需要将化合物16中的二级醇消除以得到相应的双键。然而由于醇羟基环的平伏键上的缘故,一系列的消除条件并不能奏效。幸运的是,作者通过氧化还原的办法翻转二级醇的手性、分子内SN2消除得到环氧化合物18、硒亚砜消除成功构建化合物3,最后PCC氧化重排等过程可以得到天然产物(-)-Penostatins A/C。



图3. Penostatins A和C的全合成

(来源:Org. Lett.

 

总结:作者先通过Achmatowicz重排,Wharton重排等过程实现糠醇衍生物到3-羟基-2-吡喃酮的快速高效转化,随后应用特色反应:3-羟基-2-吡喃酮的分子内Diels−Alder反应/脱二氧化碳(-CO2)串联反应,构建Penostatin的AB环并且最终实现Penostatins A/C的不对称全合成。该合成策略将大大拓展3-羟基-2-吡喃酮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,并且为Penostatins A/C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打下基础。

 

这一成果近期发表在Organic Letters上(DOI: 10.1021/acs.orglett.0c01649),研究工作实验部分由博士生王健博士生Miguel Adrián Márquez-Cadena共同完成,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21772167)和香港研究资助局基金的资助。


原文(扫描或长按二维码,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):


关于人物与科研

在科技元素在经济生活中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,中国迎来了“科学技术爆发的节点”。科技进步的背后是无数科学家的耕耘。在化学领域,在追求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,国际合作加强,学成归国人员在研发领域的影响日益突出,国内涌现出众多非常优秀的课题组。为此,CBG资讯采取1+X报道机制,CBG资讯、ChemBeanGo APP、ChemBeanGo官方微博、CBG微信订阅号等平台合力推出“人物与科研”栏目,走近国内颇具代表性的课题组,关注他们的研究,倾听他们的故事,记录他们的风采,发掘他们的科研精神。欢迎联系:editor@chembeango.com


安全复工 安心生活
BeanMaskTM口罩现货发售,点击文章底部“阅读原文”购买


兰州大学曾会应课题组:光能促进的无过渡金属和光敏剂的分子内C–O断裂及芳基重排反应
南开大学汪清民教授团队:二酰基过氧化物对甘氨酸类衍生物α位烷基化合成非天然氨基酸

香港科技大学孙建伟教授课题组:有机催化对映选择性合成手性联烯-吲哚亚甲基亚胺的远程不对称加成反应
杭州师范大学徐利文课题组:基于Si-H键活化构建碳手性、轴手性及硅手性取得系列性进展

河北师范大学刘庆彬课题组:钌催化CO2氢化直接合成可用作生物燃料或精细化学品的羧酸甲酯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